公司红旗渠精神倡议书

公司红旗渠精神倡议书
参观红旗渠和青年洞,给我们一行带来深深的震撼,对此我倡议:
那时的领导干部没有特权,跟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而且,跟民众一起拼搏,同吃同住同战斗。
杨贵在修建红旗渠前立下军令状:如果修不好,我对林县人民有罪,是林县的千古罪人,我愿从太行山最顶端跳下,以示谢罪。
这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如今的官员学习。如今的林县人,只要一提起杨贵都是连连称赞,称他为林县的救星和恩人。百姓的口碑就是最高的褒奖,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荣誉哪!
红旗渠的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这才是中华民族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外敌不敢入侵,国内繁荣昌盛的法宝。唯如此,中华民族才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值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发扬红旗渠精神倡议书
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提炼、阐释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在中原大地引发了广泛共鸣和回响。红旗渠精神经反复锤炼、丰富发展,越来越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当代红旗渠精神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过去的总结和传承,对当代的昭示和鞭策,对未来的警示和引领,读后很受感动、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自强不已,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发展,不断超越;
奋斗不息,在复兴道路上奋力拼搏,永不停步。
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更是聚龙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结合聚龙公司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集团公司现阶段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倡议公司全体同仁积极行动起来学习当代红旗渠精神,共建聚龙集团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红旗渠精神之魂 -- 一种对理想的执着和积极拼搏的进取精神。
人类不能没有理想,就像不能没有太阳。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起,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聚龙人也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保持为之奋斗的激情,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工作和学习中更要这样。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充满干劲和热情,这样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都不会惧怕,更不会放弃。
二、学习红旗渠精神之力 -- 一种富而不惑的坚韧与创业风范。
与2005年前聚龙实业创业阶段相比,现在我们集团公司的工作环境好了,各项待遇和福利提高了,管理更规范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却弱了。希望我们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富而不惑的当代红旗渠精神,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继续保持团结实干、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居安思危,开源节流。
三、学习红旗渠精神之气 -- -派领导率先垂范的创新气概。
红旗渠精神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红旗渠精神蕴含着领导率先垂范、模范带头。聚龙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亦应如此,做任何决策要看得远、想得大,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处处起表率作用,要深谋远虑,要与时俱进,要改革创新,增强干实事创大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破除束缚公司发展的各种障碍,用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不断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推动公司的新发展。
四、学习红旗渠精神之爱 -- 一首奉献企业与社会的博大。感恩和奉献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企业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社会的恩惠。不要忘了感谢你周围的人、你的上司和同事、感谢自己的工作平台、感谢社会。作为员工,能否多给领导一些理解;作为领导,需要考虑员工的利益,对他们多一些支持和鼓励。作为一名聚龙人一定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回报企业与社会。希望我们继续弘扬这种精神,使之蔚然成风,奉献社会。
聚龙的道路,是走出来的;聚龙的江山,是打出来的;聚龙的强大,是干出来的;聚龙人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和奉献,秉承并继续发扬当代红旗渠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确保公司持续、良性、健康地发展,更加奋发有为地创造全体员工的幸福生活和聚龙集团的美好未来!创造聚龙事业发展的更大辉煌!
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 80个。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1960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任村公社青年民工,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青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坝”。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是乱石堆坝,其坝高雄踞亚洲第三位。设计总库容7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30万立方米。后经过沥青处理大坝印水面和高压混凝土岩缝灌浆,现大坝性能良好。它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现在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车;中间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过洪水。现在为了解决林州城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所以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东流,至合涧镇西汇合,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飞流直泻奔腾图。有诗赞曰:“珠溅花飞雪裹玉,流激瀑泻浪逐波。闸开倾进琼浆液,两韵一渠唱凯歌”。
总干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东峦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姚村、城关、合涧等35.2万亩土地;二干渠沿山坡东南方向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姚村、河顺、横水等11.6万亩。三干渠在分水岭双孔隧入口处,距分水闸500米,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浇灌着任村、东岗、河顺等4.6万亩土地。
1997年,分水闸实现了计算机遥控观察调节水位,使红旗渠灌区达到了国内自动化管理先进水平。
在分水闸的后面,有一座“红旗渠”纪念亭。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纪念亭匠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亭内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旗渠的题词,反映林县干旱历史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图片;红旗渠通水和红旗渠效益图片图表;还有当年民工修渠时用过的工具及充饥吃的野菜标本。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红旗渠精神宣讲稿
争做当代红旗渠传人 演讲稿
城郊乡下庄学校四年级 侯重阳
“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每当我想起为修建红旗渠流血流汗的英雄们,鲁迅先生这几句悲壮的话便会浮现在脑海。为了修建红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56人重伤致残,他们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义的壮歌。
在红旗渠的英雄群体里,任羊成是林县任村镇古城村人,红旗渠开工时,他被推举为凌空除险“排险队”队长。
凌空除险,既艰苦又危险,任羊成和他的除险队员们置生死于度外,每天在悬崖边飞来荡去,排除险石,为建渠大军开路。一次,任羊成正在下崖除险,上边掉下一块石头,迎面砸在他的嘴上,顿时血流满面,三颗门牙被打在了嘴里。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直到完成任务。人们见他为了修渠不顾生死,便编了两句顺口溜送给他:“除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把生命交给阎王爷的任羊成,有几次真的差点到阎王爷那去报到。一次,正在半山腰除险的任羊成所系的下崭绳忽然脱落,他从几十米高的峭壁上掉了下去。所有看到险象的人都被惊呆了,大家以为任羊成这次必死无疑,甚至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出人意料的是,任羊成又一次从峭壁下一片荆棘中站了起来……
读到这里,我深深的感动了,今天在红旗渠水滋养下茁壮成长的我们,更要牢记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当红旗渠传人。我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家乡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捕杀动物,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配合社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已,学好每门功课,将来用知识回报家乡,建设好家乡,为家乡争光。
红旗渠精神在我们心中永放光彩!
红旗渠的故事
国庆节假,我和爸爸看了“百家讲台”这个节目,今天讲的是1960年民工们修红旗渠时感人的场面。这个节目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些民工们整天在工地上干完活后要跑到五里到十里之外的公社食堂去吃饭,每天中午和下午都是一碗野菜汤和一个野菜窝头,晚上只有一碗清的似乎是清水的汤。和我们现在相比,就像天堂和地狱,我平时吃饭挑三拣四的,还不知足,手里拿个苹果,还想吃不想吃的,跟那农民工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我又看见了这样一件事:因为这条水渠是在峭壁上修的,所以聪明的民工们就往峭壁的旁边打孔,再把炮弹放进去,炸出一平台来,民工们就在这条平台上修水渠,因为这个平台是由许多石块和小石子组成的,而且有松动的石块和小石子,一个指甲大的小石子掉下来砸在人身体上,这个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民工们就建立了一个小组,专门除掉松动的石块和石子,这些人就用绳子拉着,挂在峭壁上工作,如果想换个地方,就向上吼一声,上面的人就会松绳子。这个组的组长有一天在除石块时,不小心一失手,一个石块砸在了头上,这个人顿时感到眼前一黑,就晕过去了,等他清醒过来后,说不出话来了,还以为自己的头被打掉了结果一摸还在,原来是石块把四颗牙打断了,卡住了舌头。会影响工作,他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镊子,把那四颗牙连根拔了下来。看到这里,我感动得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民工们为了修红旗渠,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他们吃尽了苦头,最终修成了红旗渠,为百姓们解决了用水的困难。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能吃苦,不娇气的可贵品质。
上红旗渠
今天下午,妈妈说要骑着车子去红旗渠,我一听,马上去把自行车的气打足,到两点了,我和妈妈就骑着自行车向红旗渠出发了,我骑着一个自行车飞快的向红旗区走去,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再向西拐,走着走着,就感觉很累,一听妈妈说,这是慢上坡,骑着自行车当然感觉累,于是,我就下车推着自行车跑,妈妈骑着自行车竟然还没有我推着自行车快,我加足了信心,一会儿就跑到红旗渠了,妈妈却在尝山楂子,买了很多,我说:“山上不是有现成的吗,为什么要买?”妈妈理屈词穷的说:“你看那位老爷爷多老,应该尊敬他。”我立刻反击,你看有几个人买,你不是说应该尊敬那位老爷爷吗!那你为什么还要搞价?妈妈只好说,那位老爷爷进时是8毛一斤,1元一斤已经很好了。